中職師資培養的邏輯、困境與路徑2022-06-20 09:07瀏覽數:50次
中職師資培養的邏輯、困境與路徑 王珍峰 臨沂電力學校 山東省臨沂市273408 摘要:極力對中職教師進行培訓,是促進中等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對策,是支持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與優化產業結構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教育公平的內部要求。然而,現階段中職師資培養方面出現了較多的困境,可以從各個方面著手,處理實踐沖突,進而消解目前的發展困境,優化選擇的路徑,為促進新時期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優質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中職師資;培養;困境;路徑 1中職師資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困境 1.1政府較少參加實踐,缺少配套政策 正是因為政府較少參與中職師資培訓的實踐,同時缺乏配套的政策當成支撐,造成培養工作缺乏動力。中職是十分特殊的一種教育種類,中職師資和其它類型的本科人才在培養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但是長時間以來,政府部門與教育部門對職業技術師范教育方面的缺乏關注與介入,并未全面考慮中職師資培養在專業教育方面和普通高等教育與師范教育的不同之處,同時后期政策配套供給不夠,政策支撐系統不健全,政策缺乏動力落實,造成辦學實踐工作的難度很大。 1.2高校實際要素與政策環境的限制 因為高校中很多現實要素以及政府環境方面的局限性,會對培養目標與辦學預期的實現造成不良影響。首先是人才供給不夠。現階段我們國家高校在設置專業方面的要求十分嚴格,不僅限制了師資等條件,而且要往教育部申報備案,只要設置了就難以進行調整,穩定性很強,但是中職院校的專業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一定要反應較為靈敏,科學地進行調整與變化,這造成高校中職師資專業設置和中職專業多元化的需求很難實現供需之間銜接。其次是辦學條件并不佳。中職師資專業具備師范和專業教育兩種屬性。它的技術技能、教學技能方面的職業要求與崗位規劃的構成與固化,要在現實環境中取得,同時要設立對應的專業實習實訓室、師范技能實訓室當成支撐。這種場所設施與教學裝備的雙重投入和運作經費的增加,讓中職師資培養成本遠高于專業教育或師范教育所需成本。在辦學動態調節與已有辦學經費撥款體制中,學校出現了實驗實訓資源配套不夠,或者配套不夠規范的現象。最后是培養中職師資的過程十分復雜。中職師資是“雙師型”人才,它具備跨界性與多學科交融的復合特征,在產教交融、實驗經驗和多樣課程安排設置方面的要求很高。培養人才的高要求一定是要求培養內容與培養時間方面的高配置。有關研究表明,中職教師本科專業總學分遠高于其它本科專業課程的總學分,不僅設置了教育類課程,而且還按照學科邏輯安排了學科基礎類、通識類以及專業類等課程,部分高校在探究理實一體化、工程類等實踐導向課程。所以,怎樣高效處理好中職師資這種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課程與時間安排問題,進而保證培養人才的質量,是極力培養中職師資中無法規避的難題。 1.3學生的主觀期待與現實反差造成招生缺乏吸引力 首先是職業認同的缺失。社會對中等職業教育依舊是有偏見的,把中等職業教育當成是“托底教育”,把中職學校當成“差生聚集地”,職教師范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并不高,人們對其的認可度也并不高,造成職教職業對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其次是提高的空間十分有限。在目前缺少對應教師教育學科當成有力支撐的條件下,中職教師師范發展的通道狹窄、口徑小的實際狀況,讓職教師范生向上延伸學科視域、提高學歷層次的路徑不暢通、缺乏發展的機會,發展空間十分有限。與此同時,現階段大部分院校的研究生專業缺少特性,統一劃歸在職業技術教育學,即使是提高了培養層級,但是卻使專業指向變得更加模糊了,造成學生在專業學習、執教上的顯示度不夠,對學生的專業擴展與學術發展會造成不良影響。最后是缺少特殊關照。職教師范生與一職業教育、師范教育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在職業教育中是十分稀缺的,但是在入職方面,他們沒有得到特殊的關照,沒有體現與認可其專業屬性,這也導致職教師范生對自己學習的專業缺乏認同感。 2中職師資培訓的相關對策 2.1頂層方面的主導性:強調省域統籌,重視政策供給 一方面是強化經費方面的扶持力度。在目前整個中職師資培養位于劣勢、缺乏普遍影響力與吸引力,但是又具備無法代替性的背景中,一定要將中職師資團隊的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改變理念,準確地落實相關政策,學習全國教育大會后師范專業財政配套提升的政策對策,以師范專業目前撥款政策為基礎,提升職教師范生生均撥款,激勵與引導職技高師不忘辦學的初心與任務,始終堅持圍繞中職師資培養展開工作,加強辦學投入力度,改進與優化辦學條件,進而更好滿足職教師范生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的培養要求,有效提升培養人才的質量,構成循環的良性閉環。另一方面,加強宏觀指導的力度。省級教育單位要在根源上強化頂層引領與規范指導力度,健全專業系統,延伸專業清單,靈活地設置子相關專業,在遵守師范教育一般規律的前提下,確保中職師資的適應性與專業性。要強化評估系統的構建力度,統籌編制與中職師資培養相適應的評價規范,構成一套完整的中職師資培養質量檢測系統。 2.2多元參加實踐,重視多方協作,建立聯動體制 中職師資其職業方面的特殊性決定了一定要將服務人才成長與促進社會發展結合起來,依據職業教育發展規律與內部發展要求,把企業當成是重要辦學主體,進而適應產業優化升級對人才職業素質與技能方面的要求。中職師資的師范特性決定了一定要提升學生的師范素質與教學技能,強化教學的能力。所以,中職師資培養期間要求高校、中職學校以及企業等多個社會組織共同參加,但是實際狀況是高校、中職學校以及企業難以在利益訴求方面達成一致意向,所以一定要構建多元參加的利益共同體。 2.3強化職業認同感,注重引導教育,提升身份認可度 首先是充分發揮課程作用。要展現出師范教育課程的優勢,顯示出師范類型課程的特點,有效規避師范性課程因為學制市場而被壓縮,科學地布置課程系統,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強化職業指導力度,極力培養職教師范生的職業認識、職業素質以及職業技能,強化教師職業情感體驗,提升其職業認同,構建承擔職教的價值取向和追求。其次是強化情感塑造力度。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邀請優秀的從事中職教育校友返回學校進行宣講與溝通,用榜樣的力量鼓勵職教師范生承擔中職教育工作。最后,重視文化育人與人文方面的關懷。強化宣傳教育與輿論引導力度,重視創造氛圍,營造師范的校園文化,組織開展對激發學生職業情感、強化職業認同有利的一系列活動,引領職教師范生具備正確的三觀。 3結束語 在中職教育不斷向前發展的背景中,和中職教育質量緊密有關的中職師資隊伍構建變成研究職業教育的關鍵問題?;诖?,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職師資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困境,其次對中職師資培訓的相關對策進行了論述。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些許借鑒。 參考文獻 [1]邵麗珍,馬建富.職技高師供給側改革:走特色創新發展之路[J].教師教育,2021(31):52-56. [2]謝思.職教師資本科畢業生面向中職學校就業研究——以云南省為例[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1):80-85. [3]王云.教師資格國考下高師院校職前卓越教師培養的困境與突破[J].中國成人教育,2018(3):130-133. [4]曹曄,劉宏杰.我國中職師資隊伍培養培訓主要政策60年演變進程綜述[J].職業技術教育,2020(25):18-24. [5]凌琪帆.新時代我國本科職教師資培養現狀與發展對策[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6):1-7. [6]王繼平,唐慧,杜嘉旭.職教師范生入職困境探析[J].職教論壇,2019(12):17-20.
上一篇: 簡論德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下一篇: 中職課程思政教學中的難點問題與解決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