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德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2022-06-15 09:09瀏覽數:42

簡論德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臨沂電力學校        山東省臨沂市   273408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將中職體育與德育進行融合,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活動探究環境,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助于實現綜合育人、全面發展的目的。但是由于以往的中職體育教學與德育思想融合不足,課程教學模式單一,所以中職體育教學離理想的效果還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在開展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發揮體育學科的優勢,積極探索體育課程與德育的融合策略,通過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及教學內容的完善,助力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職體育;德育;教學方法

引言

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體育的功能比較單一,提高身體素質成了唯一的價值。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培養德技相長的學生作為目標,將促進學生的身心統一作為重點。因此,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要融入德育的內容,將體育的體驗式德育優勢更好地發揮出來,使學生作為道德主體,使他們在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基礎上在思想上實現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1中職體育教學融入德育的必要性

1.1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

中職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處于一個重要的成長階段,他們在經過完整的小學教育后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知識,隨著年齡的增加自我約束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在中職階段,學生的道德品行開始逐步形成。在這個階段實現體育與德育的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收獲健康的體魄,同時還可以使他們形成開朗豁達的性格,找到有效緩解壓力的正確方法,進而在心理上和道德上實現健康的成長。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學生的身邊充斥著各種信息,在缺乏準確判別的情況下他們容易受到影響,在出現錯誤認知的同時產生不恰當的行為。而將德育融入體育課程,可以擴大德育的滲透面,以一種新的形式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將多樣化體育活動作為載體的情況下,學生對這些價值觀念的理解度和接受度也都是比較高的。

1.2可以將體育課程的優勢發揮出來

在很多人的認知體系中,德育是一種知性教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各種理論知識。而實際上,德育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除了要運用知性教育手段之外,還要運用體驗式的教育模式,幫助學生在道德層面和在心理層面實現自我建構,使他們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形成特定的體驗和感受,能直面現實生活。體育在體驗式德育方面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它關注學生內心真實的體驗,并主張他們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將這種體驗表達出來。

2中職體育與德育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2.1思想認知不足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思想認知度不足的問題如下。第一,由于中職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導致體育教學與德育的融合度不夠,無法全面發揮體育學科對學生的德育指導作用。第二,中職體育課程的課時相對較少,再加上其他學科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會占用體育課程。這極大壓縮了體育教學的時間,體育教師既要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又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無疑加大了體育教學的難度。同時,對體育課的思想認知不足及認同度較低也容易導致學生出現一定的思想偏差,認為體育無關緊要,喪失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

2.2活動缺少趣味性

部分體育教師雖然認識到了體育與德育融合的必要性,但是他們在實際的教學指導中受到如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學觀念的更新不及時,存在著理論不足、教育思想不完善的問題。課程安排不規范,教學內容與德育的融合流于形式,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枯燥,最終導致課堂氣氛沉悶,體育課程缺少趣味性,學生無法領悟,教學效果自然不高。

3中職體育與德育結合的優化策略

3.1樹立正確的教學指導觀念

在中職體育課程中,為了實現體育教學與德育融合的價值,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以學生為主體,轉變以往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指導觀念。從而實現綜合育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首先,在中職體育及德育融合中,教師應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及德育目標,展開調研,在清楚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確定課程導入方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漸入佳境之后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以達到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

3.2開展民族體育游戲、滲透德育思想

在傳統、單一的體育運動中,學生的主動性將會被消磨。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選取民族體育游戲融入課程,這些游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同時也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可以更好地引發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吸引他們的積極參與,同時也為德育提供了滲透點。在這個過程中,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可以選取地域特色的體育活動和體育游戲,在充分考慮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和心理素質方面承受能力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教學化處理,使其與體育教學和德育的要求更為契合。同時,學校也可以將這些體育游戲作為可選擇的體育項目,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主選擇權,使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進行選擇,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接受藝術文化熏陶,增強審美能力。比如,在畬族聚集的地區,可以將畬族舞蹈融入體育教學,將其中的獨腳、翻滾等技術性的動作經過教學化處理后整合到課程中,并組織師生一同來完成舞蹈動作的創編,或者將其改編為有趣的體育游戲。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為深刻地感受到民族體育運動的魅力,產生民族自豪感,進而主動去發現和去探究更多的民族體育文化。

3.3因材施教,展現德育

每個人天生稟賦有異,具體而言,有擅長打籃球的,有擅長跑步的,也有擅長踢足球的,不盡相同。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這一特征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助力每一位學生,使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運動優勢。比如在具體的體育課上,不管是哪個項目,教師都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練習,讓擅長的學生做小隊長,讓他們帶著能力稍薄弱一些的學生進行練習,以激發小隊長們的擔當意識。教師對表現好的同學應及時鼓勵和表揚,而對表現一般的則要多一些耐心,爭取讓每個學生在自己擅長的項目上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對不擅長的項目也不畏懼。這樣既增加了他們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也提升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同時也能取長補短,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結語

總之,為了實現中職體育與德育融合的目的,在實際的教學指導中,中職體育教師應該認識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將學生作為主體,樹立正確的教學指導觀念;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使德育與體育課程有機融合;提高課程教學的評價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最終達到綜合育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梁陳梅,葉許林.基于立德樹人的中職體育德育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8):120+122.

[2]陳吉冬.發揮中職體育的德育優勢,強化中職德育工作[J].新課程,2020(36):220-221.

[3]梁緒俊.小足球大德育——依托校園足球,踐行生活德育之路[J].名師在線,2020(24):83-84.

[4]何學成.關于中職體育教學與德育工作有效結合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9):115.

[5]胡芳君.中職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與方法初探[J].科技資訊,2019,17(14):123-124.